首页
> 工委在线 > 党建信息

“基层党建+多元化解”,努力打造新时代非诉纠纷化解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21-12-01 来源: 市直机关工委 访问次数:


“基层党建+多元化解”是金华市全面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新举措,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新抓手,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金华的一项新实践。其内涵主要是在党委领导下,司法功能前移,各方力量联动,激活基层调解组织网络,畅通纠纷解决渠道,通过分层过滤、递进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一种综治模式。

“基层党建+多元化解”,切实加强党对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

“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模式为牵引,通过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各种社会治理主体参与共享共建,做实“党建”与“治理”的融合文章。东阳市横店镇以“横漂党支部”为引领,细分红色网格,压实网格员责任,创新“横漂”管理模式,构建多元化解矛盾调解机制,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永康市推行党委牵头,在村、企一级建立了基层五级治理团队:红星网格调解团、红色领军调解团、区域难题共商团、红色车间调解团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关联盟,这五个特色治理团队,分别由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农户网格联系党员;矛盾调解能手;区域党委成员;企业党建联盟、两新企业党组织;大调解中心成员单位组成。工作团队间既独立就各自领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也在必要时联动联调,共同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

 “社会组织+群众自治”,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建立调解人才库,强化骨干引领、以点带面。依托县级矛调中心,根据县域矛盾纠纷化解需要,聘请法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及相关 行业、专业领域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实务工作者 组建调解专家库,对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实行联合会诊、定期研判,指导各类调解组织开展工作。“三大员”信息网,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效率。吸纳辖区内信息通达的热心群众组成“三大员”信息网,现有网格员、驻企服务员、民情民访代办员15.5万名,他们主动收集各类信息,从中筛选涉风险企业近况、重大敏感案件当事人动向等有效信息,做好风险防范,稳妥处置涉农民工工资、企业破产等群体性纠纷,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助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提升调解工作水平。大力培育市县两级人民调解协会、相关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承接政府购买调解服务。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调解志愿服务,鼓励心理工作者为调解工作提供心理辅导、危机干预 和心理救援等服务。动员各类法学院校与县级矛调中心、调解组织合作建立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大学生利用毕业实习期、寒暑假进县级矛调中心开展调解志愿服务。

  “多元化解+分级调解”,着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全面实行分层递进式纠纷化解模式。矛盾纠纷发生后,先由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了的,上报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进行分流调解,根据纠纷性质区分一般矛盾、行业矛盾和复杂矛盾,分流到行业部门、公安派出所、劳动保障监察所、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先行调解,再调解不了的,上报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解。完善诉与非诉协调对接机制。全市法院设立诉前调解工作室,将诉调对接平台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形成集诉讼服务、立案登记、诉调对接、涉诉信访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实现诉调对接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和常态化。如兰溪市司法局以实现调解资源大整合、调解机制大融通、调解服务更高效为目标,将调解组织整体入驻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成立“和合”兰调工坊,为全市人民提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服务,搭建顺畅的诉调对接等机制,形成了诉讼与非诉讼化解工作合力。建立矛盾纠纷会商研判协同机制。提供“一站式”解纠服务。以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为载体,“一站式”提供矛盾排查、问题分流、纠纷调处、跟踪回访等全链条服务。同时,全面畅通涉企纠纷线上调解绿色通道,组织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专职人民调解员入驻大数据管理平台、12348”法网,实现线上、线下人民调解服务共同发力。

“红色品牌+联动调解”,提升疑难复杂纠纷化解力度。

创建县域矛盾纠纷化解品牌机制。按照“一窗受理、分层递进、部门联动”理念,打造“一县一品”纠纷特色化解模式。婺城版“多模式”联合调、金东版“综合体”专业调、兰溪版“巡回队”上门调、东阳版“联防体”本土调、永康版“五线法”流动调、武义版“片区式”驻点调、义乌版涉外纠纷老外调、浦江版一事一议源头调、磐安版集成服务个案调、开发区版特定对象亲情调等十大具有当地特色的纠纷调处模式和做法一站化解建造矛盾调处的“终点站”。为进一步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立互相协调、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金华市依托县级综治中心(信访超市)建设,按照“全业务、全时空”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调处”的综合治理模式,实现“应驻尽驻”,努力打造人民调解品牌“升级版”。目前已县级调委会、物业、劳动、交通、医疗等五大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已实现全部入驻,配备专职调解员148名。全域推广“红色调解室”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足实际、特色培育,坚持整合联动、规范管理,以调解组织形式创新和调解队伍能力素质提升为着力点,以培育打造品牌人民调解工作室为目标,通过“以老带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室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已建立红色品牌调解工作80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